2012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
2012年,全市工信系统牢牢把握“稳中求进”总基调,全力稳增长、调结构、促转型,工业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。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18%,增加值增长16.3%,比全国高出6.3个百分点。主要体现为六个基本面:一是投资平稳增长。工业投资3064亿元,增长21%,占全社会投资比重为32.7%,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60%。二是结构更趋合理。电子产业占比由过去几乎为零提高到现在的21.6%,汽摩产业由36%调整为25.4%(其中汽车产业调整为17.4%),装备、化医、材料、能源、轻纺等支柱产业占比分别调整为9%、7.6%、14.1%、8%和14.3%;工业园区销售产值占全市工业比重提高到72%。三是效益不断提升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62%,提高13.5个百分点;利润608亿元,增长10.4%;全员劳动生产率25.5万元/人·年,增长11.4%。四是开放继续扩大。全年工业实际利用外资41.8亿美元,占全市40%;新增世界500强工业企业15家,累计达184家,占入渝世界500强企业总数的82%;规模工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678亿元,增长80.3%,高于全国73.2个百分点,对全国的增长贡献率达到10.6%。五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。单位GDP能耗下降6%,规模工业综合能耗下降1.8%,规模工业度电产出达到27元,资源综合利用率81%。六是物流通道运行顺利。渝新欧、渝深、渝沪共开行230班,渝新欧最高周开行频率达3班,外贸货运量增长245%;渝深最高周开行频率达7班;定期货运航班达40班/周,可提供约3700吨/周的运力。
围绕市委、市政府要求,我们主要做了如下五项工作:
(一)全力稳增长。一是在市政府出台提振实体经济“13条”和稳增长“10条”等政策基础上,突出重点,对150户重点企业逐月调控,每季度出台针对性措施,收到实效。150户企业产值增速21%,高于全市3个百分点,占比从49%提高到54%,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72%。二是强化要素保障,全年实现“不拉闸限电”,电煤常态储备保持300万吨左右,可供发电60天以上;工业用气大户需求满足率达98.5%;协助企业招工20万人,重点企业社会工与实习学生占比由去年3:7调整为7:3。三是支柱产业稳步增长。全年生产笔记本电脑4160万台、单月产量最高466万台,“全球笔电五台就有一台重庆造”,打印机、显示器产量分别为900万台、800万台,规模电子产业销售产值增长64%,拉动工业增长8个百分点,成为工业增长第一驱动力;汽车产业稳步回升,增速从一季度1.2%,提高到上半年7.4%、全年13%,本地汽车产销量200万辆;装备产值增长15%,化医12%,材料6%,轻纺25%,能源2.5%,“6+1”行业全部实现了正增长。
(二)加快项目建设。着力推进“十大工业投资”和“双百项目”建设。一是打印机、长安福特二工厂等70个项目竣工投产。新增30万辆整车、40万台发动机产能,打印机单月产量已达100万台,为全球最大基地。二是推动三峡纺织西部纺织城、施耐德智能终端基地等37个前期项目提前开工建设,同时加快推进MDI一体化、旭硕2000万台笔电、长安铃木二工厂等45个项目。三是成功引进京东方8.5代面板等两个投资超50亿美元特大型项目。重点项目实现投资1500亿元,占全部工业投资比重50 %,为产业集群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。
(三)推动技术进步。一是实施千亿技改工程,完成五洲龙混合动力客车生产基地、长安福特马自达重庆工厂等2200余个技改项目,新增产值2530亿元,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40%。二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全年企业研发投入资金110亿元,增长17%;推动技术创新及新产品开发项目1000项,“逸动”、“新福克斯”等100个国家和市级重点新产品达产增效,新产品产值率超过30%。三是质量品牌稳步提升,工业产品合格率93%,提高2个百分点,基础零部件产品不合格率PPM指标降到150以内;长安、川仪入围全国首批50个“质量标杆”企业名录。
(四)发展民营经济。一是管好用好20亿元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,已安排17.95亿元,完成89.75%;其中,市审补委5亿元资金和6个市级部门的7亿元资金已全部下达,区县切块8亿元专项资金安排5.95亿元;市审补委资金补助项目594个,项目投入强度76万元,高于全市同类专项资金资助项目40万元。二是专项资金拉动作用明显,对投资的拉动比达1:80,对税收的拉动比达1:21,10余家金融机构与市经信委签订合作协议,为民企融资超100亿元。全市民营规模工业增长21%,占全市规模工业53%。
(五)促进融合发展。一是“两化”深度融合加速推进,大中型企业装备数控化率达62%,“两化”融合综合指数80%,自主研发的“多功能生产过程信息化系统”等成功应用。二是推进“国际离岸云计算试验区”和“国际电子商务结算中心”建设,6000个机柜的太平洋电信数据中心竣工投运;加工贸易离岸结算量超过800亿美元,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结汇量超过5000万美元;成功举办2012中国(重庆)国际云计算博览会。三是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,重庆工业设计研究所、重庆工业设计CAD云服务平台、国家级汽车产品设计创新平台加快建设,长安汽车设计体验中心建成投用。四是军民两用技术转移成效明显,国防科技工业中民品产值占比超过92%。